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意大利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以及比萨斜塔能上人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意大利著名景点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意大利著名景点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因为它地基下面的土层比较特殊,其地基土层比较松软,导致根基不稳固,并且比萨斜塔建造在古代的海岸边缘,其土质在建造时就已经出现沙化和下沉。比萨斜塔是意大利地标建筑之一。
意大利著名景点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意大利著名景点比萨斜塔倾斜并不是故意设计的,而是因为其地基下面的土层比较特殊造成的。比萨斜塔的地基土层比较松软,导致根基不稳固,首次发生倾斜的时间是1178年,当时比萨塔建到第4层时就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
比萨斜塔的倾斜也与其建造的地点有关,比萨斜塔建造在古代的海岸边缘,海岸边缘的地基并不均匀,并且土质比较松软,所以它在建造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沙化和下沉的情况。
比萨斜塔的建造历史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的地标建筑之一,它修建于1173年,原始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施工不久就因为地基问题而倾斜,工程因此暂停。1231年,工程继续,直至1278年时,工程因为塔身呈凹形再次暂停,最终于1372年完工,经历了两百年。
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对于比萨斜塔的建造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故意建造成倾斜的形状,而是在建造的过程中莫名的产生了倾斜。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Alessandro della 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础和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0.1厘米,塔身偏离“自然姿势”已有5米多。
比萨斜塔为什么斜
因为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在1178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
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
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
扩展资料:
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
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萨斜塔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被世界公认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它之所以会倾斜,主要是由于塔的地基下面土层特殊性造成的,下面就具体的看看倾斜的原因。
比萨斜塔
关于倾斜原因,其实很多专家们对此问题一直都在争论。刚开始的时候,有学者认为,建筑师是故意把比萨斜塔建成了斜的,以显示自己的高超的建筑技艺。
到了20世纪,随着人们不断对比萨斜塔进行研究,再结合以前的一些了解,事实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最初的设计本该是垂直的建筑,但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其倾斜无疑是和土质有关。因为在19世纪,著名建筑师拉德斯卡就在斜塔地基中取样,证实土壤条件是造成塔身倾斜的原因。而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土层,并且材质不同,各种土层的沉淀物和松软的黏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1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进行成分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取样表明,钟楼建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在建造的时候土质就已经沙化和下沉。
但一些专家又发现:首位建筑师皮萨诺当时已知道,建塔位置和比萨城一样,都是在一条河谷的冲积地上,所以他对地基的地质结构也不是全不知晓。而且他在建到第三层发现倾斜后,立刻采取停工等待地基稳定的做法已解决了一些问题。第二位建筑师续建时,又注意到调整倾斜高度,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减轻塔身重量。第三位建筑师在建到第七八层之间,钟楼却发生变化,第八层倾向了北面。并且让建钟楼时,还有一些清真寺尖塔的特点,没有设楼顶,以此减轻塔的重量和平衡倾斜。建筑师的这些做法正和比萨城其他地方建造的做法相似。
夕阳下的比萨斜塔
意大利另一个著名城市佛罗伦萨,在1420年建造的圣玛丽亚·德尔——斐奥雷大教堂,选址就是沼泽地,土层更软,下陷危险更大,但到今天已经几百年了,丝毫没有倾斜。一些专家和学者因此推测出,比萨塔的倾斜是建筑师意料之中,几百年来能够斜而不倒与设计、建筑者有关。
此时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了,比萨斜塔不可能一下子倾斜这么多,到底是怎么一个倾斜过程呢?
比萨塔在1173年奠基,是著名建筑师波那诺·皮萨诺建造。原设计的塔高是100米左右,但开建五六年后,到了第三层塔身开始倾斜。建筑师于是命令停工,想等地基稳了之后再复工。可是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实现续建的愿望。
到了1275年,塔身已倾斜90多厘米。建筑师迪·西蒙于同年恢复建塔,并针对倾斜的问题,在施工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不仅减薄了塔壁,采用轻质材料,而且在内壁和外壁间留有30至80厘米的空腔。到1284年,塔建至第六层,倾斜仍在继续,当年,迪·西蒙死去,再度停工。
此后,著名建筑师托马索·皮萨纳继续建筑第七、八层,1350年最后完工。塔高56米,总重量1.45万吨,除了几根柱子用花岗石外,外表材料全部是白色和黑色大理石。
比萨斜塔建造过程
但斜塔完工后,倾斜还在继续。据有关统计:1829—1910年间,每年平均倾斜3.8毫米。自20世纪早期后,倾斜速度变慢。1918—1958年间,每年平均倾斜1.1毫米。1959—1969年间,每年平均倾斜1.26毫米。70年代后期至1982年间,每年平均倾斜1.2毫米,其中1982年只倾斜了1毫米。其后,每年平均倾斜1.19毫米。到目前为止,塔身偏离(即塔顶偏离垂直线)已有5米多。
其实说到比萨斜塔,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如此出名吗?
让我们回到1590年的一天,这天25岁的比萨大学教授伽利略正在进行一次伟大的科学实验。学生、教师和路人都在围观。当伽利略发出指令后,一个10磅重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降落,不一会,两个球同时落地。接着又把实验重复一次,结果还是一样。
教科书上比萨斜塔插图
这个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物体降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同时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物体不论大小轻重,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如果把空气阻力的影响除去,其加速度完全相同。伽利略的这个实验不仅纠正了物理学长期以来的一个谬误,也使比萨斜塔闻名世界。
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其实专家和民众都是非常关心的,都担心会不会倒下。
据比萨斜塔近年倾斜速度来看,专家盖里教授认为,如果按此倾斜率计算的花,而又没有其他原因导致其突然坍塌,250年后斜塔将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
但比萨斜塔服务局相关人员认为,按数学方式推算显然不可靠,比萨斜塔是一个综合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也发现这样的问题,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而后又转向南倾斜,认为该塔几百年斜而不倒,如果只用数学方式推算250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奇迹广场
说到底,最关心斜塔的还是比萨人,他们那边有一句俗语,比萨斜塔和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
不过话说回来,每当专家采取加固斜塔地基的一些措施时,其倾斜速度反而加快。比如1838年,对其进行加固性施工,1934年,在地基喷入九十吨水泥,实施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竟然向周围移动,倾斜更快。但在1973年至1975年间,关闭了斜塔方圆3公里内私人水井和禁止取用地下水后,地下水位稳定后,倾斜速度放慢下来了。
1990年1月7日,意大利著名电视节目某主持人宣布:比萨斜塔暂停开放。市政府决定将斜塔暂时关闭,进行修理,这是比萨斜斜塔自建塔以来首次正式对公众关闭。
意大利政府斥资2500万英镑启动修复工程,包括加固地基和抽取地下水,并用钢丝和缆绳支撑塔身。修复工程2001年修复工程完成,当时立刻变直约38厘米。最新调查发现,比萨塔倾斜幅度在2001年至2013年间,减少了2.5厘米。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对比萨斜塔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不仅是意大利著名地标之一,也是意大利人的骄傲,更是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同时它还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伟大的建筑或许真的需要一些机缘巧合,如果当时的建筑师知道地质不宜建塔,可能也看不到这个伟大建筑了,不过我们更能从中看到每位地质工程人的辛苦结晶。
漫步意大利: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比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名城,位于阿尔诺河的三角洲上,人口只有十几万,面积190平方公里。比萨城最有名的东西,就是这座比萨斜塔,因为当年建筑的过程中发生了倾斜,又因为虽然倾斜却历经八百多年坚固不倒,反而使其闻名于世。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看比萨斜塔。
(照片:奇迹广场上的比萨大教堂,典型的罗马式建筑。)
位于比萨的奇迹广场上的这座大教学,包括主教座堂、洗礼堂和钟楼。
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的比萨斜塔,其实就是教堂的钟楼。此塔始建于1174年,当塔建造到第四层时,发现塔身倾斜了,工程被迫停下来。后来又由于战争等原因,足足停了一百年,直到1370年才建成。建成后的塔当然是斜的,但正因为是斜的,因此才成了奇迹,而且连比萨城也跟着出了名。现在,比萨斜塔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一睹芳容,比萨斜塔也成了意大利的标志之一,似乎不亲自到比萨看过斜塔,就不能说真正到过意大利。
最初的设计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过程中却偏离了正确的位置,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还有人说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
当然,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还是比萨人,尽管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家乡拥有一个可与世界上任何一座著名建筑相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对那些想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深恶痛绝。曾经世界各地有好几位专家提出过修正斜塔的可行性方案,甚至有位中国的扶塔专家承诺,完全可以把比萨斜塔扶正,然而这些建议都遭到了比萨人的坚决反对,试想如果比萨斜塔不再倾斜了,还有什么特色?与世界上任何一座古塔又有什么两样?凭什么再去吸引世人的目光和游客的钱袋呢?所以比萨人才不会那么傻呢,就让它歪着吧!
这大概才是比萨斜塔为什么一直是斜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斜而不倒的“真正原因”吧,哈哈。我在比萨城里看到,比萨斜塔也为比萨人带来了很多的灵感和商机,这里几乎所有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以及一些日用品也都做成了斜的,首先酒瓶子、汽水瓶子、香水瓶子全是斜的,喝水的杯子也是斜的,就连玩具汽车小猫小狗都是斜的,走在出售这些物品的小街上,你真的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屈光不正也斜了,看多了都觉得头晕。
比萨斜塔之所以出名,还跟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有关,这就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项“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力士多德认为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受物体的重量所影响,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另外,还有好多人以为比萨还有一个有名的东西,即披萨饼,这可是一个误会。披萨饼的原产地不在比萨,而是在意大利的另一座城市那不勒斯。在意大利语中,披萨饼是Pizza
,比萨这座城市的名字是Pisa
,两者读音相近,却没有太多的关联。我个人认为,意大利的披萨最好吃的应该是佛罗伦萨的,我在佛罗伦萨曾经花
3.5
欧元在路边一家小店买了四分之一块刚出炉的披萨饼,好吃的程度是国内必胜客之类的无法相比的。相比较佛罗伦萨而言,维罗纳的就又贵又不好吃。(照片:比萨大教堂建筑群中的洗礼堂)
意大利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和比萨斜塔能上人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