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中疾控谈上海变异病毒病例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病例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英国变异攻入中国,大温居民回上海确诊,变异病毒该如何防范
据《中国日报》报道,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大陆首次报告了最初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据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周刊》研究报告显示,该病例是一名23岁的女学生,近期从英国乘飞机返回上海,12月14日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当晚被转移到医院隔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月12日,即她飞回中国的前两天,新冠检测结果呈阴性。报道称,她回忆自己在公园里跑步时没有戴口罩、等待登机时曾摘下口罩吃饭喝水,这些都可能导致自己被感染。
12月24日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病毒株与此前检测到的病毒株不同,经进一步研究证实,断定该患者带有早前在英国发现的变种病毒。
报道称,为尽量减少变异病毒传播的风险,上海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强对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等。
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的输入仍是我国防疫工作的一大风险。过去几个月,各地采取了严格措施,防止病毒通过入境旅客和货物输入。
1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考虑到变异病毒的特殊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保障中外人员健康往来,经过充分评估,中方参考多国做法,暂停中英间的往返航班。中方将密切跟踪有关的情况,并视情动态调整相关管控措施。
世卫组织通报病毒4种变异情况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31日晚,世卫组织正式通报了新冠病毒自出现以来的主要变异情况,包括四种变体。
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现D614G突变。至2020年6月,该变体成为全球主要传播的新冠病毒类型。与初始毒株相比,该变体的感染性和传播力都更高,但不会引起更严重的疾病,也不会影响现有诊断、疫苗等措施的有效性。
2020年8月至9月,丹麦发现一种与水貂相关的新冠病毒变体,被丹麦相关部门命名为“Cluster 5”。根据初步研究,该变体可能减少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免疫保护的范围和持续时间,相关评估仍在进行。目前,丹麦仅在2020年9月发现了12例人体感染此变体的病例,该变体似乎并未广泛传播。
2020年12月14日,英国报告一种被命名为“VOC 202012/01”的新冠病毒变体,最初出现在英格兰东南部。初步研究表明,该变体具有更强传播力,但其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及再感染情况并没有变化,大多数诊断工具不受影响。截至2020年12月30日,已有31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现了此种变体。
2020年12月18日,南非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体,出现了N501Y突变,南非将其命名为“501Y.V2”变体,该变体正在南非三个省中迅速传播。初步研究表明,该变体与更高的病毒载量有关,可能会增加传染性,但尚无证据表明其会引起更严重的疾病,仍需展开进一步调查,以了解该变体对病毒传播、诊断、疫苗等方面的影响。截至2020年12月30日,南非以外已有4个国家发现了该变体。
世卫组织表示,所有病毒都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大多数变异不会导致病毒传染性增加,有时甚至会限制其传播。世卫组织同时强调,虽然初步评估显示英国和南非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不会增加疾病严重性,但会导致更高的发病率,所以需采取更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变异病毒的传播。
专家:没有证据表明变异会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将为全民免费提供。
其中针对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科研攻关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判会议,并且结合前期的一些研究结果,对病毒的变异是否影响疫苗使用效果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专家研判的结果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所观察到的变异会对疫苗的使用效果构成实质性影响。
三进新发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发现了什么
三进新发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发现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检出不少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海鲜市场湿冷封闭容易导致病毒急速扩散、新发地检出的新冠病毒比欧洲现在流行的病毒要老。
1、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检出不少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
检测到这么多阳性样本也说明整个环境被病毒污染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武桂珍研究员透露,第一次进入新发地,他们在地下一层的海鲜店检出了一些阳性样本,包括一整条三文鱼的口腔拭子,以及旁边的水沟;第二次,在离水产交易市场两公里以外的地方,同样采集到了阳性样本。
不同的阳性样本,指向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它可能指向环境以及它内部的动物或物品本身是传染源,也可能指向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是传染源。
比如,如果在没有开封的冻品里发现了阳性样本,这就进一步证实了病毒通过冷链运输到市场造成传播的可能性;而如果冻品是开封之后的,这就表明这些冻品可能此前已经被人接触过了,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不太一样了。
2、海鲜市场湿冷封闭容易导致病毒急速扩散
海鲜市场的湿冷封闭,有利于病毒的存活与扩散,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短时间内会在这里出现大量病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海鲜市场本身就是病毒的源头。
刘军研究员解释说,新发地的病毒,有可能是被污染的海产品或肉食品通过冷链运输到市场造成传播,也有可能是进入市场的感染者造成了传播。不同的可能性都有,但这次疫情来源于野生动物的可能性很小。
3、新发地检出的新冠病毒比欧洲现在流行的病毒要老
从基因组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结果看,这个病毒是从欧洲来的,但是它跟欧洲当下流行的病毒又有一定差别,它比现在欧洲流行的病毒要老。
至于病毒究竟是怎么进来的?所长助理张勇分析说:“这其中涉及到好几种可能性。比如病毒潜伏在了进口的冷冻食品当中,在从境外到境内的整个存储、运输的期间,病毒由于被冷冻没有发生进化,所以它不会发生变异;也有可能病毒是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潜伏下来,没有被消毒、灭菌,在一定时间内突然暴露感染人,导致进化速度变慢,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毒株更接近于欧洲老病毒。”
扩展资料
病毒病所专家三进新发地市场
6月14日和15日、17日,病毒病所专家先后3次进入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据了解,第一次病毒病所专家一共采了200多份样本,其中检出了不少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第二次,他们顺藤摸瓜,在其他区域又采集了200多份样本,其中又有不少是阳性的。第三次,专门对市场上水、鱼养殖保存水、水渠、地下水等水体系统进行了科学采集和检测,同时还采集了空气样本以确定气溶胶传播风险,目前样本正在检测中。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三进新发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发现了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级别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级别是正厅局级干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许文波,男,汉族,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