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吴孟超事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吴孟超感悟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吴孟超院士去世,他生前都有过哪些事迹
最近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中国的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先生去世了,享年99岁,这位院士的死亡引发了很多人的悼念,而在悼念的同时,也有很多的网友重新整理了吴孟超院士的一生。
吴孟超院士不仅仅是个医生,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战士,吴孟超先生在民国29年的时候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最早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的新见解,而且在国内创下了常温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同时,吴孟超院士还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体系,这对中国的医学事业是一个非常大的突进。
吴孟超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去马来西亚投奔父亲,小时候的吴孟超一边帮着父亲干活,一边读书,之后在学有所成的时候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在革命事业开始的时候,吴孟超一直积极的投身中国青年的革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对党的高度忠诚。
成就在共产党胜利之后,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吴孟超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同时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人才,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而现在在国外仍然有很多领先的技术仍然原创于中国,这些全都是来自于吴孟超院士。
在吴孟超院士的当年会上,有一名女士非常悲痛地说,如果没有吴孟超的存在,那么她就缺少了20年的寿命,所以吴孟超院士对她来说是再生父母般的存在,事实上,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在场悼念吴孟超院士的人几乎都是受过吴孟超院士帮助的,吴孟超院士在活着的这几十年里一直致力于治病救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感动中国2012吴孟超颁奖词
颁奖词: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主要事迹:
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医生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肝脏科临床医生,更是一位杰出的医学研究者,我国肝脏外科医学奠基人。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他的成就令全球同行瞩目、敬佩。
一位好医生,一位优秀研究者。他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
扩展资料
吴孟超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5岁时他跟随母亲来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在马来西亚,幼年吴孟超一边帮父亲割橡胶一边读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回国参加抗日活动,由于去不成延安,只能留昆明求学,决心以“读书救国”。同年入昆明郊区的同济大学附属中学求学。
1941年底(民国三十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便攻占香港,当时滞留在港的不少著名人士如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以及联大教授陈寅恪等都无法及时撤离。
原因是孔祥熙等达官贵人垄断了中航公司的飞机,专门运他们的私人财物家具,孔家甚至把洋狗也用飞机运到重庆。重庆《大公报》揭露此事,引起西南联大师生极大愤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吴孟超事迹读后感800字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吴孟超,一位从医68年,被誉为“中国外科肝胆之父”,是我国最优秀的肝胆外科专家。现年虽然已经89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医学科技的前沿,依然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他那种忘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杰出榜样。作为一名医生和老师,看病、治病、做学问、带学生,是我的本职工作。有许多同行,他们做得比我好。我们有不少新的技术,就是向同行们学习的。”吴老昨日在报告会上介绍,回顾他的一生,他常常问自己,如果不是选择了跟党走,如果不是战斗生活在军队这个大家庭,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呢?可能会有技术、有金钱、有地位,但无法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有多深,共产党员的分量有多重,解放军的形象有多崇高。他发自肺腑地感激党、热爱党,发自肺腑地感激军队、热爱军队!“有人问我,你这一辈子不停地看门诊、做手术,会不会觉得很累,有没有感到很枯燥?我的体会是: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做他愿意做、喜爱做的事情,是很愉快的。”吴老说,从拿起手术刀、走上手术台的那天起,看到一个个肝癌病人被救治,看到一个个肝病治疗禁区被突破,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人生的意义。吴老说,回想走过的路,非常庆幸自己当年的四个选择。选择回国,他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他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跟党走,他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
仰;选择参军,他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他这几条路走对了,就是秘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我入党和从医时作出的承诺,我将用一生履行这个承诺!”吴老最后说。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习吴孟超那种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为他高尚的人格、无私的胸怀、崇高的境界所折服,他为共产党员立起了标杆。奉献还是索取、为公还是为私,是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光荣与耻辱的分界线。吴孟超用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仁爱情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吴孟超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得到多少名利,而在于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多大贡献。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多想干点啥,少想得到啥!”当获得“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时,他问自己:“究竟为党、为军队、为人民做了多少?”当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问自己:“怎样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给予我的荣誉?”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是他忠贞不渝的价值追求;知恩图报、知责思为,是他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是他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撑。如何对待得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吴孟超以高尚的人格、无私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为我们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得失观。始终想着
为党添彩、为国争光、为民谋利,就能产生无穷的智慧,释放最大的能量。相反,如果被欲望遮住双眼,被金钱缚住翅膀,必然沉湎其中、徘徊不前,一事无成、抱憾终生。事实证明:个人的得失服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需要,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很好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不懈求索与积极进取中实现人生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淡泊名利,才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望天外云卷云舒”。学习吴孟超同志,就应该像他那样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不为物欲所缚、不为得失所困,在铁心向党、潜心练艺、丹心奉献中收获美丽人生。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吴孟超为自己的榜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患者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研究科学技术,以精湛的医技为广大患者服务,为事业奋斗终身。
你要是嫌太多,选几段写一下吧。(求采纳)
吴孟超事迹简介 吴孟超事迹介绍
1、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著名肝胆外科专家。1922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2、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吴孟超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3、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
4、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5、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6、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于2015年以疟疾的青蒿素疗法打开了诺贝尔奖的闸门之后,吴孟超的肝脏外科新理论及疗法,与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王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王振义的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重量级科技成果。
吴孟超事迹简介100字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著名肝胆外科专家。1922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好了,关于吴孟超事迹和吴孟超感悟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