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混凝土狗洞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砼狗洞处理方案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混凝土空洞面积大于多少做结构鉴定
一、混凝土缺陷鉴定。
1、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露筋现象。它是由直径在25mm以下的由气泡,沟洞形成的表面汽水空隙构成。一般定义为:深度在5~10mm,每平米不多于3处,面积不大于200mm*200mm/M2。蜂窝:一般定义为:深度在10~30mm,每平米不多于3处,面积不大于200mm*200mm/M2。狗洞(孔洞):一般定义为,面积不大于150mm*150mm左右的空洞。
2、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疏松:疏松是指,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3、裂缝:裂缝是指,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一般缺陷为裂缝宽度小于0.2mm。
4、露筋:露筋是指,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二、一般缺陷处理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处理缺损厚度在5mm以下的请况可以,可以使用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进行面层修复。5mm以上的情况可以使用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修补。其中新老混凝土交接处,还需要进行界面处理,预防后期空鼓以及表面脱落等危害发生。
2、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工程师品牌的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混凝土柱出现大面积狗洞如何处理
凿掉松散、清理浮石,并用水冲洗干净湿润,不得有明水。
方法一:对不大的狗洞。采用高一级强度等级米石干硬混凝土用木棒一点一点捣实。
方法二:对大的狗洞。采取到八字支模板(高于狗洞200mm)浇筑高一级强度等级混凝土。第二天凿掉多余部分,用砂浆抹平。
方法三:对大的狗洞,且较深,采取到八字支模板(高于狗洞200mm),用高强灌浆料浇筑。(灌浆料:为设备基础的螺丝孔灌浆料,高强且微膨胀)。我见过使用,效果不错,但灌浆料价格很高。
混凝土构件狗洞属于严重的质量缺陷吗
孔洞现象:混凝土中空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缺陷,
可根据以上条件决定
混凝土狗洞怎么形成的
原因很多,大概说一下常见的情况。混凝土表面缺陷包括气泡、蜂窝、麻面、露筋等,狗洞是比较严重蜂窝质量问题。一般来说气泡因的引起,是模板气密性较好,振捣时气泡难以排出,或振捣不充分致气泡未完全排出;还有一个就是混凝土本身和易性不好,产生的气泡更多。麻面主要是因为模板未施水、未涂脱模剂或涂抹不均匀,模板使用前未清理表面的残渣,导致“粘模”;过早过晚拆模,也容易导致麻面。一般混凝土表面露筋是因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引起。蜂窝、狗洞,一般是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或粒径过大,或是钢筋过于密集处、转角处,导致混凝土难以振捣密实,也有混凝土未终凝提前拆模导致蜂窝、狗洞的情形。
出现狗洞,首先要看狗洞大小、在结构的什么位置,对结构受力造成影响的大小,综合考虑。不能擅自用混凝土或砂浆填充,要通知监理,严重的还要通知设计,经确定修复方案后进行处理。
混凝土蜂窝狗洞允许标准
蜂窝现象: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而形成石子外露,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现象:混凝土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所以现浇混凝土的蜂窝、孔洞(只能称为现象),是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是没有允许(偏差)标准的。只分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详细情况可参阅:《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第8章。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