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一个集团军有多少人和一个军的正规编制有多少人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一个集团军有多少人以及一个军的正规编制有多少人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个军的正规编制有多少人
新中国成立后,每个军人数在3万到5万人,后来改制成集团军,人数5到8万人,进入新时代,军事体制改革,每个集团军人数官方尚未公布。
一个军由若干个师(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
扩展资料:
编制特点
军队出现在世界上已有五六千年。中国自夏朝初期产生军队编制,迄今也已四千余年。四千多年来,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长期连绵不断的战争所影响,使得军队制制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现代军队编制一般都是统一的,在平时和战时的编制基本相同,要调动的话也是成建制的调动。但中国古代军队往往有两种编制,一种是平时组织训练的编制,另一种是战斗部队的编制。当要组建参战部队时需要打破原编制,将士兵重新组织到新的战斗编制中去。
中国古代军队编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基本的固定编制规模逐渐缩小,越到后来,千人以上的部队就越是习惯于采用临时组编的办法来编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军队编制
一个军的人数大概是多少
一个班5到10人。
一个排三个班的人,30人左右。
一个连三个排的人,70~90人左右。
一个营三个连的人,210~270人左右。
一个团三个营的人,630~810人左右。
一个旅三个团的人,1890~2430人左右。
一个师三个旅的人,5670~7290人左右。
一个军三个师的人,17010~21870人左右。
拓展资料:
中国军队编制(编制分级)
班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若干名士兵编成的军队最基层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排。设班长,由军士担任。一般在排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班的编制人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配备的武器装备和便于管理、指挥的原则确定。
排编制
由若干个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连。为战术小分队。设排长,由军官或士官充任。一般在连的编制内遂行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装甲步兵排、步兵战斗车排)、坦克排、炮兵排、工兵排、侦察排、雷达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车排、勤务排等。
连编制
由若干个排(或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为基本战术分队。
一般在营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直属团以上单位的连称独立连,多担负技术和勤务保障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分为步兵连(装甲步兵连、摩托化步兵连、机械化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导弹连、工兵连、通信连、防化连、侦察连、雷达连、电子对抗连、汽车连等。
营编制
由若干个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团和旅。为高级战术分队。一般在团或旅编成内遂行战斗任务。直接隶属于师以上单位的营称独立营,多遂行战斗勤务、技术勤务和后勤保障任务。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营(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坦克营、炮兵营、导弹营、空降兵营、电子对抗营、工兵营、通信营、雷达营、防化营、汽车营等。战斗营通常辖3-5个战斗连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设有营部,有的国家军队的营设司令部,编有参谋长和参谋。
团编制
由若干个营(或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旅)。直属于军(集团军)以上单位的称独立团。为基本战术部队,是具有一定职能和权限的教育训练、行政管理单位。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由统帅部授予番号和军旗,有的还有自己的独特标志。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团(摩托化步兵团、机械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航空兵团、空降兵团、导弹团、工兵团、通信团、防化团、雷达团、汽车团等。通常在师或旅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
旅编制
由若干个营(或团)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集团军(军)。为战术兵团。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旅、坦克旅(装甲旅)、炮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战术火箭旅(导弹旅)、空降旅(伞兵旅)、工兵旅、舟桥旅、海军陆战旅、航空兵旅、雷达旅等。
师编制
由若干个团(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师通常隶属于集团军或军。为基本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步兵师(徒步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山地步兵师、重装步兵师、轻装步兵师)、坦克师(装甲师)、炮兵师、高射炮兵师、防空师、空降师(空降兵师)、航空兵师、空中突击师、海军陆战师(海军步兵师)等;按战备程度的不同,有满员师、简编师、架子师、动员师等。师是构成战略战役军团的基础,也是计算战略战役力量对比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军队作战实力的主要标志。
军编制
由若干个师(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
集团军
由若干个军(或师)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或方面军、集团军群。设有领导指挥机关,并直辖一定数量的战斗、勤务保障旅(团)、营。为基本战役军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战役作战任务,亦可独立担负作战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诸兵种合成军团(有的称野战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防空集团军、战略火箭集团军等。集团军通常在战时编设。一个国家的军队平时是否编设集团军,主要取决于军队规模、领导指挥体制、作战方式和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平时编设集团军的国家,集团军一般为部队的最高编制单位,战时则可为方面军(集团军群)编成的基础。集团军通常编制不固定,规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据集团军的性质、战役使命、所担负的任务、战区的地理环境和敌方军队的编制等条件而定。
方面军
由若干个集团军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隶属于统帅部或战区。设有领导指挥机关。为诸军种、兵种合成的战略战役军团。通常在战时组建,其编成主要视作战方向的战略地位、战场容量、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况及作战企图等因素而定。一般能独立地进行一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还可与其他方面军共同进行数个战役方向或一个战略性战役方向的作战。有的国家的方面军还可用于完成陆战区一个战略方向或数个战略性战役方向任务。建立方面军的目的在于对重要方向上作战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使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作战任务。有些国家将与方面军性质、任务、编成相类似的军队组织称集团军群。
2022年一个集团军的人数
在军改后的13个集团军,标准配置是每个下辖6个合成旅或空突旅。不过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南部战区的第75集团军、中部战区的第82、83集团军,出于对军队规模的需求就有7个合成旅。
按一个合成旅6000人,我军第75、82、83集团军是一个集团军4.2万人左右,其它集团军是一个集团军3.6万人左右。
但是在二战时期,历史上有过很多规模庞大的集团军。
比如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德国第6集团军人数达到了30万人,第9集团军也有26万人。
这个规模已经达到了中国三个战区陆军的水平,中国一个战区2~3个集团军,就算以一个集团军4.2万人算,这也最多12.6万人。这三个战区的陆军规模加起来,才顶人家一个集团军。
在国内,这种集团军规模超编现象在当时也非常严重。
像第二次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下辖的第一集团军也有30万人左右。当时北伐的4个方面集团军,总人数加起来百万人,平均一个集团军25万人。后来到了抗日战争期间,国军中亦有一个军超过10万人的记录。
国民党一个军团,师团,旅团各有多少人
其实编制一直在变化,但是必然有一个相对标准的编制。
以团为衡量的话。一个团可以是一千五百人到三千人。一个旅可以是两个团到三个团。
一个师可以是三个团或者两个旅四个团、两个旅六个团、三个旅九个团。
一个军可以是两个师也可以是三个师。下面可以有旅更可以没有。而且下面的旅跟团更是可以调整。
至于团的人数为什么有弹性,主要是连、排、班三个基层部队里,多一个人,上面就多一堆人。
一个班基本是十二个人最多。一个排三个班,但是排长可以直接管理什么掩护小组或者其他小组保管重武器。
连长除了炊事班还有其他直属的班。所以一个排从三十六人到四十多人不等。一个连可以是一百二十人或者一百五十人。
一个营也是四五百人多的六百人。团自然也不一定了!
不过很多时期还是有标准的。比如抗日早期跟之前一般都是一个师是两个旅四个团。这是丙种师。一个军两个师,然后一个集团军也就是两个军。
按照一千五百人计算,一个旅是不到四千人,包括直属部队。一个师也就是不到一万人。一个军两万多人。一个集团军五万人。
当然一个团按照两千人计算会更多。而且后期没有了旅一级编制。所以是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军两到三个师。一个集团军可能三四个军。按照两千人一个团计算。
一个师大概不到一万人,一个军三万多人。一个集团军大概十万多人,地方军阀基本都是十几万人了。二十万以上的就是大军阀了。
至于三七年以前我也再查。主要是一个团多少人。然后就好计算了。
不过三七年以前,一个省只有一个军。更要,省督军只有一个师,下面控制其他部队。
按照一个军时期,有旅一级编制,地方上很混乱。因为他们的实力不同。一个团多少人害得看中央军。
三七年以前,扩张都是自封上将,控制几个军的都是一级上将。担任什么集团军或者路军总司令或者总指挥。在往上就是国军的那个人了。
这个时期一个军人多变化最大。在往前就是一个省最少三四万人,最多十几万人的时期。大概是北洋政府时期。
一般督军都是兼任师长,一个省也可以有几个师,督军兼任一个师的师长。
一个集团军里面有多少个少将
问题太过宽泛,主要是没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年代的“集团军”。比如1937年抗战爆发后,第八路军仅仅一个月就改番号为第18集团军,在集总、师、旅级干部中,当时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少将”职务军衔的就有20多位,数量可是不少。
除了第18集团军的副总司令、参谋长和三位师长是中将衔外(朱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挂上将衔),其他各师的副师长、参谋长、旅长都够条件授少将衔,虽然这些将领都没怎么戴所谓的军衔,但是任职令肯定是有的,比如:
左权:第18集团军副参谋长
聂荣臻:第115师副师长
陈光:第115师343旅旅长
周建屏:第115师343旅副旅长
徐海东:第115师344旅旅长
黄克诚:第115师344旅副旅长
周士第:第120师参谋长
卢冬生:第120师358旅旅长
张宗逊:第120师358旅副旅长
陈伯钧:第120师359旅旅长
王震:第120师359旅副旅长
徐向前:第129师副师长
倪志亮:第129师参谋长
王宏坤:第129师385旅旅长
王维舟:第129师385旅副旅长
陈赓:第129师386旅旅长
陈再道:第129师386旅副旅长
这还不全面,另外包括第18集团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少将衔)、驻南京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少将衔)、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张云逸(少将衔)、驻重庆办事处主任钱之光(少将衔)等等。说明一下,虽然这些单位习惯上称为“八路军办事处”,但是实际上,既然军事委员会已经给八路军重新授予了集团军番号,所以无论是牌子还是公文,1937年底以后,都是“集团军”的落款。
第18集团军的编制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它不设“军级”建制,是由之前的“路军”直接改称的。而抗战时期,在国民革命军其他的30多个集团军里面,挂少将衔的人数就更多了,因为集团军下辖三个左右的军,每个军再下辖两到三个师,再包括副军长、军参谋长、副参谋长、副师长、师参谋长、副旅长、等等,绝大部分都可以挂一颗星,想想脑袋都疼。
比如在常德保卫战中殉国的柴意新少将,原来就是第74军军部的副参谋长,为了带兵打仗直接下到第57师挂职团长。那也就是说,除了集团军总司令至少是中将衔外,每个集团军内部,团以上军官都有挂少将衔的可能,简直没办法统计。
反正国军的职务军衔是“中将遍地走,少将多如狗”,少将衔真心不值钱,大致估计下,一个中央军的三军制集团军,少将数量不会少于40个。
(王仲廉少将时期)
你不信是吧?据不完全统计,到抗战末期的1945年初,仅铨叙陆军少将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00余人,少将职务军衔的数量倍之,去掉军委会和各高级司令部的少将军官数量,不到40个集团军,一家分摊个30个、40个完全正常。
比如三军制集团军,少将衔级别的职务很直观的就有:三个副军长(有的还是中将)、三个军参谋长、九个师长、九个副师长、九个师参谋长、,以及集团军司令部的副参谋长、处长、高级参议等等等等,有没有40个?恐怕都说少了吧。
如果是我军目前的“集团军”编制呢?其实笔者相信提问者应该也是这个意思,这就涉及到集团军的级别问题、我军干部的衔级体系问题。实际上,我军目前的“集团军”编制,更多体现的是部队的诸兵种合成化性质,跟抗战时期的集团军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不是一回事。所以在军队级别上,“集团军”仍然是正军级单位,军事主官称为“军长”而非司令员。
尤其是和平时期,军衔压的普遍比较低,所以正军职、副军职干部基本都授少将衔,那么在一个集团军的内部,只有司令部才会有少将衔军官的存在,因为下辖各旅的旅长、政委都是正师职或者副师职,也就是大校衔和上校衔,是不可能有少将的。因此讨论一个集团军的少将数量,只需要弄清楚司令部首长的配备情况即可。
通常情况下,军长和政委肯定是正军职干部,自然就是两名少将了;副军长(一到两名)、副政委至少也是副军职,肯定也是少将衔;同时还有两个职务也可能是副军职: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注意这个“可能”,因为后面两个职务也可以由正师职干部担任的,其中涉及到军龄啊、资历啊等等因素,有的还会在任内晋升少将。
最直观的办法还是举实例吧,那就列出两个集团军的首长和军衔名单,这都是网上可以公开搜到的资料,不算什么军事秘密,出于尊重和众所周知的原因,名单里面只写姓氏了,还望大家理解。
第71集团军:驻地江苏徐州,军长王少将、政委徐少将、副军长林少将、副军长李少将、副政委李少将、参谋长段大校、政治部主任张大校,所以该集团军共有五名少将衔军官。
第72集团军:驻地浙江湖州,军长朱少将、政委王少将、副军长张少将、副军长黄少将、副政委吴少将、参谋长于少将、政治部主任王少将,因此该集团军共有七名少将衔军官。
特别选择这两个集团军作为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集团军首长的配备情况,以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两个职务的特殊性,那就是既可以为少将衔、也可以为大校衔,要看军官的个人资历,不能一概而论。
总体而言,和平年代下一个陆军的集团军,少将衔军官至少是五名、最多也就七名,一般会在这个范围内有所浮动。
集团军是正军级单位。军长、政委为正军级,副军长(1至2名)、副政委、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为副军级。军改后,军官是一职一衔,正副军级编制军衔都是少将。
应该是七至九名将军。政委、军长、副政委、二至三名副军长、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
我国的集团军都是正军级单位,其中少将军衔的有集团军司令员,政委,副司令员(一般是两名),副政委,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等这几个职务。一般来说一个集团军里少将军衔的一般也就是7名少将
答:
听军事发烧友们侃:我国军衔(不包括特种兵空军等)规定正军级才可普升少将,题友大至应该可以估算了吧?!
回答完毕。
题主可能问的是现在的集团军,一般来讲,一个集团军大概有7—8名少将。
2017年4月,中央军委做出决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本的18个集团军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重新调整,组建13个全新的集团军,并且启用新番号。这几个新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72、73、74、75、76、77、78、79、80、81、82和83集团军。
现在的集团军是军级单位,按照军衔晋升的条件,副军级至正军级的基准衔是少将。而一个集团军中的副军以上领导是:1名集团军军长,1名集团军政委,他们两人都是正军级。还有集团军副军长2—3人,副政委1人,参谋长1人,政治工作部主任1人,他们都是副军级,加起来也就是7— 8名副军级以上领导,都是少将军衔。
至少两个,军长政委,至多不会超过四个。设置军衔序列的时候,上面就考虑控制将军人数,所以多数情况就是两个。
不知道你问的是军改前还是军改后,目前这个只能说一个大概,既有正副军级还有专业技术级。少则数人,多则十余人,各单位略有不同。
集团军:军长、政委两人属于正军级,必须少将军衔;副军长1-2人,副政委兼纪委书记1人,参谋工作部主任、政治工作部主任各1人,都是副军级,副军提升一至二年也会晋升少将军衔。所以,集团军一般会5-7人佩戴少将衔军衔。具体的因个人成长经历而异,没有绝对固定。
OK,关于一个集团军有多少人和一个军的正规编制有多少人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