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重碳酸钠,以及重碳酸钠在药店叫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重碳酸是什么
商榷:“天星孤月”朋友把D2CO3称之为“重碳酸”,不知有何依据?望不吝赐教。据我所知,工业上有所谓“重碳酸盐”和“重碳酸”的提法。不过工业上的重碳酸盐指的是碳酸氢盐,如重碳酸钠就是NaHCO3,重碳酸铵是NH4HCO3等等。由于工业上把HCO3-称之为重碳酸根,所以又有把H2CO3称之为重碳酸的说法。
H2CO3====H++HCO3-
重碳酸.......重碳酸根
资料:重水又叫氧化氘或氘水,化学式是D2O。它是重氢D和氧的化合物。
重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外观与普通水没有什么区别,但它的一些物理性质跟普通水稍有差异。例如,重水的密度是1.1044g/cm3(25℃),而普通水0.99701g/cm3(25℃)。这是重水得名的由来。重水的熔点是3.81℃,沸点是101.42℃。盐类在重水里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里小。例如,在25℃,100g普通水中能溶解35.92gNaCl,而100g重水只能溶解30.56gNaCl。
重水的化学性质与普通水相同。不过许多物质跟重水发生化学反应时速度较普通水慢。
重水对生物有不利影响。植物种子浸在重水里不能发芽,鱼类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
一般的普通水中含重水约0.015%。电解水时,由于普通氢气(H2)比重氢(D2)放出快6倍,所以电解水的残留液中重水被富集。目前生产重水的方法有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
重碳酸盐类地下水的形成
(一)重碳酸钙型水
1.重碳酸钙水经常由自然界中分布甚广的碳酸钙(石灰岩、砂砾岩中的钙质胶结物、钙质结核等)溶解而成。在正常条件下无二氧化碳时,CaCO3的溶解度仅为13mg·L-1。当水中存在侵蚀性CO2时,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溶解度剧增,CaCO3的溶解按下式进行: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反应结果在水中出现重碳酸钙,它的溶解度在一般条件下达200—300mg·L-1。当地下水中CO2大量存在时,CaCO3的溶解度可超过1g·L-1。根据A.H.布涅耶夫的实验资料,二氧化碳气压很高(达5488×103Pa)时,Ca(HCO3)2的极限溶解度为6.4g·L-1,这种情况不适于地表,仅在地壳较深处才可能发生。但在深处又因温度增高,CO2含量减少,CaCO3溶解度降低,直到接近于零(MgCO3亦如此)。因此,在深处不可能存在重碳酸钙及重碳酸镁水。
2.重碳酸钙水可以在不含碳酸盐类的侵入岩地区广泛分布。当钙长石在有CO2存在的条件下受到风化时,水中出现重碳酸钙,这种情况下Ca2+取自岩石,而
由大气或生物起源的二氧化碳形成。例如:由花岗岩及成分相当的喷发岩中出露的泉,其化学成分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二)重碳酸镁型水
在沉积岩分布区,重碳酸镁水很少见,只有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分布区,经常可以见到重碳酸镁—钙水或重碳酸钙—镁水。例如,某地白云岩中出露泉的化学成分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这种水是由含镁的碳酸盐岩在有CO2参与下形成的。一般呈碱性(pH=8),矿化度一般为0.5—0.6g·L-1。
当有大量的内生二氧化碳时,水的矿化度可以增高。例如高加索一个与蛇纹石有关的碳酸矿泉,其化学成分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三)重碳酸钠型水
重碳酸钠(苏打)型水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含苏打的岩石或苏打矿层的溶解或溶滤作用来解释苏打在水中的出现。因为自然界苏打矿很少。
目前,关于苏打水在自然界中的成因,存在着三种不同(物理-化学的、生物学的及地质学的)解释。
1.比较普遍承认的是用K.K.盖德洛依茨
提出的,以物理-化学作用方法来解释苏打水的形成。按他的说法,水与围岩之间的作用按下式进行: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结果使重碳酸水与岩石吸附的钠离子发生交替吸附作用,成为重碳酸钠型水,钙离子被岩石吸附。
水文地质工作者经常用此式解释苏打水的形成。一般认为此反应式是可逆的,在高吸附容量岩石(即粘性土)中作用强烈。而粘性土一般透水性弱,吸附容量大,而透水岩层一般吸附容量不高。这种吸附作用仅产生于水发生交替的初期。此时反应式才有效,并逐渐达到平衡。这种苏打水的形成作用仅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水流越快,则这段时间越短。
在灌溉地段进行洗盐时,也可以产生这种作用。这里苏打水的出现可以认为是洗盐作用的标志。洗盐结果使潜水盐化,Na+的浓度增大,相应地使含水介质中富含吸附状Na+。类似的现象可以在气候条件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地方见到。亦可在滨海平原(特别是在海退条件下)见到。
2.生物化学方式亦可形成苏打水,这是脱硫酸作用的结果,主要在还原环境中产生。在硫酸盐与有机物作用下,硫酸盐的还原可用下式表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Na2CO3+H2O→NaHCO3+NaOH
这种作用使水中H2S及CO2的含量增加,
的含量减少,其作用结果形成苏打水。
如果在水中除Na2SO4外,还有CaSO4及MgSO4,在脱硫酸作用的同时形成碳酸盐(方解石、菱镁矿、白云石)沉淀,这时才出现苏打水,而原来水的矿化度急剧下降。
3.1924年F.克拉克提出了苏打水形成的地质学观点。他指出,在含钠的晶质岩体及沉积岩经受风化时也可以形成苏打水。这里,
是由CO2与水作用而成,CO2主要为大气起源,部分为生物化学起源。钠长石、复杂矿物组成的碎屑砂岩、花岗质砂岩以及相类似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时均可产生重碳酸钠水。
岩浆岩的矿物经受化学风化的主要形式是水解,即铝硅酸盐的结晶格架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可以被水中氢离子替代。水中CO2的存在,增大了氢离子浓度并促进水解作用,进行替代时形成铝硅酸并放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例如钠长石的水解按下式进行: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氢离子可按下式形成: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氢离子的主要来源是碳酸的电离,反应结果形成重碳酸钠水。例如在碱性花岗岩地区的泉水,其化学成分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有些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属苏打型。出现苏打水的原因是天然水的软化剂——矿物海绿石的存在(海绿石具有阳离子交换性能)。海绿石中所含的阳离子去交换水中的碱土金属,使水中Ca2+、Mg2+含量减少。例如,某自流盆地中地下水化学成分中Ca2+、Mg2+明显减少。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重碱是什么
重碱,即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苏打粉”,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常利用此特性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闪点
产品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咸涩味。溶于水(1:12),不溶于醇。水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在常温下可缓缓分解成碳酸钠,振摇或加热使分解加速。1.4%水溶液与血清等渗。
重碱即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为弱碱,国内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兽药中,在国外则较多地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据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在家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采食量大大增加,对提高饲料利用率、能量转化率、促进家禽生长和增加产蛋量、提高蛋壳的质量等均有显著效果。
碳酸氢钠在20℃以上时,溶解度比碳酸钠要小得多,因此纯碱生产中都利用这一点先使碳酸氢钠析出,再加热分解为碳酸钠。碳酸氢钠虽然是酸式盐,但由于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因此水溶液显碱性。碳酸氢钠主要用索尔维法生产(见碳酸钠),也可用侯氏制碱法制造。碳酸氢钠是重要药物(消化剂、制酸剂),又是制造灭火剂、焙粉和清凉饮料的原料,橡胶工业中用作发泡剂。
重碱的命名
重晶石、重水、重金属这里的“重”是矿物名词用字,当读成“重量”的“重”。而重碳酸钠、重铬酸钾、重过磷酸钙的重,是化学名词用字,当读成“重庆”的“重”。对于NaHCO3,见侯德榜著《四酸三碱》126页有注:碳酸氢钠也叫做“重碱”,“重”音Chong,重庆的“重”。对于K2Cr2O7、H2Cr2O7,见1955年《化学通报》12期757页,《无机化学物质的命名原则》一文指出:“由两个简单含氧酸缩去一分子水的同多酸,甚为常见,一般均习惯用焦字作词头来命名,也有用重(音虫)字作字头命名的,如H2Cr2O7,就命名为重铬酸。
碳酸钠的作用和用途
碳酸钠可用于化工、冶金等其他部门。使用重质纯碱可以减少碱尘飞扬、降低原料消耗、改善劳动条件,还可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减轻碱粉对耐火材料的侵蚀作用,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也可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石油、国防等领域,用作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原料、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分析领域。
在陶瓷工业中制取耐火材料和釉也要用到纯碱。用于食品工业,作中和剂、膨松剂,如制造氨基酸、酱油和面制食品如馒头、面包等。还可配成碱水加入面食中,增加弹性和延展性。碳酸钠还可以用于生产味精。
无水碳酸钠用于化学及电化学除油、化学镀铜、铝的浸蚀、铝及合金的电解抛光、铝的化学氧化、磷化后的封闭、工序间的防锈、电解退除铬镀层和退除铬的氧化膜等,亦用于预镀铜、镀钢、镀钢铁合金电解液中。
性质: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碱灰、洗涤碱,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其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是一种弱酸盐,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
重碳酸钠是什么 重碳酸钠是啥
1、就是碳酸氢钠,又叫小苏打,酸式碳酸钠等等。医药领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酸血症,是一种抗酸剂,家用清洁剂,美容祛油抗痘。白色晶体。
2、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它的名字也有很多,学名碳酸氢钠,又称重碳酸钠或酸式碳酸钠。俗名除小苏打外,还有焙烧苏打、发酵苏打和重碱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