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符合性测试,以及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符合性测试的测试依据
符合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的测试。根据预期审计目标确定所收集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可通过审计抽样确定测试范围,找出内控弱点,确定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完善性的审计测试主要是验证对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内部控制技术的完善程度。测试的主要依据是: 1.具有完善的机构。看其是否依据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设置健全的、有层次的组织机构;是否依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是否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设置岗位,按岗定员;是否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组织机构是否有利于上、下级信息沟通,避免机构重叠,是否符合机构设置经济效用原则;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机构设置及其分工是否合理、有效,有无自动检查功能、纠错功能和控制补偿功能。
2.配备合格人才。看其是否制订合格、优秀人才的挑选机制;是否建立岗位竞争机制;是否有人员的培训与人才的开发机制;是否有人员的考核奖惩与激励机制。此外,还要看其是否制定有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
3.是否有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的考核评价标准。 1.是否有有效的目标控制。企业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两种,总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期间要达到的目标,分类目标是对总目标的细分,是为保证总目标的完成而设置的。对两者的测试依据主要是:单位内部是否通过创建目标,分期对生产、经营销售、财务、成本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控制。2.是否有有效的组织人事控制。3.是否有有效的职责分工控制。主要测试依据是:不兼容的部门职责是否集中于一个部门;是否一人兼任不兼容的职责。4.是否有有效的授权批准控制。5.是否有有效的过程控制。主要测试依据是:对重复出现的业务,按历史经验和客观要求,制订标准化程序作为行动的准则;对非经常性业务,如对外投资,应做好可行性研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再予实施。6.是否有有效的措施控制。主要测试依据是:(1)是否有有效的记录控制。其基本标准是:任何管理形式和程序都要有对行动负责的授权记录,建立记录报告制度。企业在作出某项决策时,应对意向的提出和中间讨论和论证过程和最后作出决议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如在审计评审会计业务过程控制时,主要测试的记录控制为会计记录控制。(2)是否有有效的实物控制。实物控制是为保护各项资财所采取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包括实物的控制手段和人员的控制手段。7.是否有有效的监督控制。主要测试依据是:是否有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控制。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符合性测试依据的把握,可以使审计人员在作符合性测试时做到心中有数,并使测试评价标准趋于统一,这有利于提高符合性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联系:符合性测试为实质性测试打基础,符合性测试的结果为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时间提供依据;实质性测试是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取决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具体联系如下: 1)测试内容一样,都是委托单位内部控制。 2)测试程序都要经过了解、测试、评价三个阶段。 3)测试方法都要用到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6点: 1)测试目的不同:前者是为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范围,时间;后者是为了对被审核单位内控制度发表审核意见。 2)测试范围不同,前者只对拟信赖的内控进行测试;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3)测试依据不同,前者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后者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4)测试时间不同,前者和报表审计期间相同;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5)测试结果不同,前者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后者形成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6)内部控制审核要求被审核单位提供有关内控情况的书面声明,而符合性测试不需要。
审计符合性测试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符合性测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观察法。即审查人员到工作现场观察工作人员处理业务的情况,了解业务处理过程是否遵守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例如审查人员可以观察黑仓库的材料收发情况,确定其是否与规定的收、发料程序相一致,到财务部门观察其报销手续是否与规定相符,等等。
(2)实验法。审查人员选择有关业务进行分析,重新实施,以判断有关业务人员是否遵循了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审查人员要求重复执行有关发货手续,视仓库管理部门有关业务人员是否遵循有关清点、计量、记账等发货的程序,各项审核、检查工作是否确定执行,对不合理、不合法的发货、领货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把关。
(3)检查证据法。即审查人员检查与有关业务有关的凭证和其他文件,沿着这些文件和凭证所留下的业务处理的踪迹进行检查,从而判断业务处理是否按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例如业务发生后,按控制规定要求有关经办人员、审核人和批准人在凭证上签字,审查人员就着力检查凭证上有无签字,如发现多张凭证上无签字则可以认为该项内部控制未予执行。
符合性测试时应采取抽查方式进行,测试规模的大小可以由审查人员根据经验加以判断决定。
什么是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评的基础上,为证实该控制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执行,贯彻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设立该控制的初衷而进行的测试活动。
定义
符合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的测试
符合性测试的方法
符合性测试的方法有三种,具体内容包括:
1、追踪法,又称为“检查证据法”:即审计人员检查与该业务有关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资料是否已按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
2、实验法,又称为“重做法”:即审计人员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对有关业务重新做一遍,以查明有关人员是否遵循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
3、观察法,即审计人员在不通知有关人员的情况下,到工作现场实地观察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业务处理。
符合性测试也称为“遵循性测试”,是审计人员在了解内控制度后,对准备信赖的控制系统的实施情况和有效程度进行的测试。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