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魏王豹的夫人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汉魏王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项羽十八诸侯之西魏王魏豹简介,魏豹夫人是谁
人物生平
魏豹,本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先祖以封地魏为姓,建都安邑,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浚仪)。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决黄河灌大梁虏魏王假以后,魏豹从其兄宁陵君魏咎,隐迹为庶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在安徽宿县起义后,魏豹从其兄魏咎往投,陈胜着魏氏兄弟偕同故魏将领周市率兵3000,拔魏旧地20余城,因此,封魏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打败陈胜以后,魏咎纵火自杀。魏豹毫不气馁,跟随刘邦和项羽斩将夺旗大破秦军,复因功封为西魏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仍随刘邦在关中灭秦。
秦亡以后,楚汉争雄时,一因楚霸王项羽在河南彭城大破刘邦军,魏豹错估形势,认为楚必胜,汉必败,以探亲为借口,私统精兵回河东(今运城市)作壁上观。这时候,魏豹的岳母魏媪请许负到魏王府给魏豹夫人薄姬算卦、相面。许负说薄姬相貌大贵,将来生下孩子一定能当天子(皇帝)。既然孩子是天子,父亲当然就是创业龙了。为了“创业”,魏豹决心叛汉。他不只对汉使郦食其说:“人生这一辈子,如白驹过隙,短暂的很。汉王太过傲慢,总是侮辱别人,骂起诸侯群臣来就像骂自己的奴仆,一点礼数也没有,我是再也不想看到他啦。”还派使联络项羽,请来楚将项它,偕同他的大将柏植、冯敬统大军修城,城驻屯古城(今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塞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自己固守安邑都城,总督防汉兵事。
楚、魏合璧,对汉很是不利。为了消除肘下的威胁,专力对楚,汉王二年(前205年)秋,汉高祖刘邦任韩信、曹参、灌婴为正副将,统大军十万,木罂为船,偷渡夏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安邑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魏豹献城降汉,举家被俘。
汉高祖一面爱怜魏豹之勇,一面为了不失魏人之心,未杀魏豹,令同御史大夫周苛守荥阳。汉王四年(前203年),楚军围荥阳,周苛以“反国之臣,难与共守”为辞杀豹。
历史评价司马迁:“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乘胜日有闻矣。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班固:“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耗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楚、汉之际,豪桀相王,唯魏豹、韩信、田儋兄弟为旧国之后,然皆及身而绝。”
司马贞:“魏咎兄弟,因时而王。豹后属楚,其国遂亡。”
家族成员父亲:魏景⊥
兄弟
魏假;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水淹三月,城内死伤无数,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魏咎,后被章邯打败,自杀。
妃子:薄氏,后被刘邦擒获,为刘邦生一子名为刘恒。
墓地魏王豹墓又称“郭来仪古墓”、“台子坡”,位于无棣县信阳乡郭来
仪村西南1公里处,呈台状,占地2750平方米。民国《无棣县志》载:“汉魏王豹墓,城北七里。相传韩信由燕伐齐到此,豹迎战三百合,中卸甲风阵亡,信令将士撮土筑此墓。”魏王豹墓庙会始于清初,已有400年历史。早在1956年,就被定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年代,在这个古墓东边建起了窑厂,从这里取土烧砖,古墓减损很多。在古墓前原有青砖小庙一座,墓身周边杂草丛生,荆棘遍地,方圆百里群众逢年过节来此烧香进拜,祈求消灾、祛病。在古墓的脚下和周围,各种墓碑林立,墓碑上的刻字,都是人们为传说的“狐仙”、“神灵”所立,表达虔诚的心情。1977年正式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两千年来,前来烧香进拜的人从未间断。后世纪念在郭来仪村,乡民如有婚丧嫁娶之事需要大摆筵席,往往需要很多的桌椅。这时候,乡民们便会来到古墓祈求,便会得到很多的桌椅以供摆席之用。用完之后,他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正转反转,桌椅便又会自动消失,以供后人使用。
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这里都会有盛大的庙会,在这期间,会期间举行祭祀魏王豹、祈子祈福以及传统的赛鼓、民间艺术表演等。民间自发组织的表演活动在郭来仪村十分的受欢迎,在这期间,常有乡民来此祭奠,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传统。不远千里驱车前来祈福祭拜的人也着实不在少数。
史书记载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是魏豹、彭越的合传。他们都曾在魏地,都曾“固贱”,“南面称孤”,心怀二志导致身首异地:这是他们命运的相似之处。但是,司马迁对二人的处理,其笔法却有明显的差异。
艺术形象1998年,电视剧《汉刘邦》中董怀玉饰演魏豹。
2004年,电视剧《楚汉骄雄》中李鸿杰饰演魏豹。
2011年,电视剧《楚汉传奇》中徐锦江饰演魏豹。
历史上魏王豹的夫人是谁 魏王豹结局是怎么死的
楚汉传奇魏豹的夫人薄姬而历史上的薄姬,也是魏王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魏豹的夫人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后来,薄姬被闺蜜嘲笑,刘邦怜悯她,当晚便召幸薄姬,那夜之后,刘邦便薄姬忘得一干二净。但幸运的是,就是因为那一夜,公元前202年,薄姬为刘邦生下了儿子刘恒。虽然薄姬生下了笼子,但是长相、机智都不行,所以一直没有收到刘邦的宠幸,她便专心抚育儿子刘恒。刘邦死后,薄姬为躲避吕后的杀害,而随幼子远离京都,她精心抚育的刘恒,成为汉代口碑最好的一位皇帝。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去世,公元前155年,薄姬去世,应该是病死的。魏豹,秦朝末代人,楚汉争霸时期魏王,他身世显赫,是魏国的公子。陈胜起义时立其兄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咎被迫自杀。他逃亡至楚,向楚怀王借兵数千人,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项羽大封诸侯,改封西魏王。继投刘邦,又叛归项羽。那魏王豹是怎么死的呢?
姓名:魏豹
国籍:中国
出生:秦末
朝代:秦汉之际
所属阵营:效力于刘邦,后叛归项羽
所属官职:西魏王
项羽大封诸侯,改封西魏王。魏王豹继投刘邦,后又叛归项羽。后韩信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才,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被虏至荥阳,为汉将周苛所杀。
魏王豹的夫人到底是谁,魏王豹的夫人是薄姬吗
说到魏王豹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人还真的和他的名字一样,非常的暴戾,但是再强最后也是被韩信给打败了,但是最近很多人都比较的关心魏王豹这个人的夫人问题了,话说很多人都觉得他的夫人好像是刘邦的嫔妃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魏王豹的夫人到底是谁呢?下面就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其实魏王豹这个人还是很有个性的,但是最后还是被韩信给杀了,但是大家在看楚汉传奇的时候,好像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魏王豹的夫人好像是“薄姬”啊,那么历史上魏王豹的夫人又是谁呢?其实答案还真的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薄姬”了。
在史书上其实是有记载的,其实薄姬也不算是魏王豹的妻子了,只能算是妃子了,但是真正的魏王豹的妻子我们无从知晓,所以就先以薄姬为妻子来说这个问题吧。
知道了魏王豹的妻子是薄姬,那么就不得不说说薄姬这个人了,我们今天的简单的说说薄姬吧。话说薄姬是韩信在打败了魏王豹之后,被刘邦擒获过来的,但是在入了汉宫之后,薄姬却一直得不到汉高祖刘邦的宠幸,一年多了连面都没见过,这件事情呢也成了其他妃子们嘲笑薄姬的话题了,但是这件事情慢慢的就传入到了汉高祖刘邦的耳朵里面了,汉高祖刘邦也是穷苦出生,觉得薄姬非常的可怜,所以在当晚就是招薄姬侍寝了,但是汉高祖刘邦这一次之后,依旧把薄姬忘记的一干二净了,话说这是薄姬长得多平常啊?平常也不至于进宫入选妃子吧?所以真的好奇怪啊。但是有的时候命这个东西不得不信啊,就这一次的宠幸薄姬竟然怀孕了,而且还是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传说中的刘恒了,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其实汉文帝出生的时候不仅仅长得丑,而且智力也不行,所以刘邦也不喜欢刘恒这个儿子,但是薄姬却重来没有放弃过刘恒,好好抚养,细心教导。最后汉高祖刘邦死了,薄姬也是命运多舛又受到了吕后的谋害,但是这也没打垮这对母子,最后在薄姬的精心抚养下,刘恒成为了汉朝历史上最好的皇帝了,也就是所谓的汉恒帝了。
看到最后想必大家也看到了,这薄姬还真的是一位不简单的人啊,不被命运屈服,卧薪尝胆,最后逆袭,是值得佩服的人。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
所谓刘邦临幸魏王豹姬妾,应该是指刘邦临幸当时已被自己纳入后宫的薄姬。
薄姬本是魏国宗室女魏媪的女儿,魏豹被立为魏王后,魏媪将薄姬献给了魏豹,薄姬也就成了魏豹的姬妾,魏豹在楚汉相争初期归顺了刘邦,随后又反了,刘邦派韩信将魏豹的西魏国给灭了,薄姬也被送到刘邦后宫的织室中为奴,魏豹在荥阳城被汉首任御史大夫周苛诛杀后,刘邦到织室看到薄姬生得漂亮,便把薄姬纳入后宫,至此,薄姬已是刘邦的姬妾,刘邦之所以要临幸薄姬,有三个原因。
首先,刘邦向来就有霸占对手妻妾的恶习。汉元年,刘邦从武关入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知抵抗已是徒劳,便率秦国百官向刘邦投降。当时,有人建议刘邦杀掉子婴,但刘邦认为杀子婴就不能展示他刘邦的宽容了,诛杀已经投降的对手会给自己带来祸患,基于这两点原因,刘邦没有杀子婴,但是,刘邦还是跑到秦宫中住了下来。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邦到秦宫以后,看见秦宫中有好多美女,有好多名犬,有好多宝马,有好多美轮美奂的装饰品,刘邦便想在秦宫常住,樊哙劝刘邦以大局为重,离开秦宫,刘邦不听,后经张良劝说,张良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为由,劝刘邦离开富贵温柔乡,刘邦才还军灞上。
这段记载很隐晦,但已经清晰地说明了,刘邦虽然留了子婴一条命,但对于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的妃嫔,刘邦其实是霸占了的。
《史记·项羽本纪》还记载,汉元年四月,刘邦率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攻入彭城,住进了霸王宫,这里说的很明确,“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收其货宝美人”的意思是刘邦霸占了项羽珍藏的宝物和项羽纳入后宫的妃嫔,“美人”在汉初是帝王姬妾的专属名词,也就是说,项羽的姬妾,摇身一变,全都在名义上成了刘邦的姬妾。
刘邦不只霸占秦宫中和霸王宫的美人,还霸占过赵王张敖的美人,张敖是刘邦的女婿,汉八年,刘邦过境赵国,张敖将美人赵姬献给刘邦,至于张敖是真心献还是被动献,《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大家尽可以去猜。
其次,刘邦平素就极爱美女,而薄姬恰巧是美女。《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的身世、性格时说刘邦“好酒及色”,意思是说,刘邦除了爱喝酒,还爱美女,也或许因为刘邦喜好美女,所以刘邦才会一次次霸占竞争对手的美人——竞争对手选出的美人肯定是竞争对手所能搜罗到的最美的美女,有竞争对手帮自己把关,刘邦就省去了亲自搜罗美女的麻烦。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得很清楚,魏王豹死后,刘邦去了织室,至于刘邦为什么去织室,《史记》并没有交代,我们现在只知道,刘邦去了织室,在织室中见到了薄姬,刘邦见薄姬很漂亮,便把薄姬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史记外戚世家》说刘邦见薄姬“有色”,“有色”就是有美丽容颜之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刘邦见薄姬很漂亮、见薄姬是大美女。
这里应该着重介绍一下织室,织室就是后宫中的丝织作坊,中国古人讲男耕女织,男人到田地里去耕种,换一家老小的口粮,女人则在家中“唧唧复唧唧”,用织出来的布来做一家人的衣服,作为帝王,刘邦在后宫中设置了一个丝织作坊,丝织作坊出产的布就成了刘邦和妻妾们的衣服原材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整天在丝织作坊内工作的人,必然是素面朝天的,甚至都有可能营养不良,这种情况下,薄姬的美还能被刘邦看到,可见薄姬是真的美,是真的符合刘邦“好酒及色”的性格。
刘邦平时就喜爱美女,而薄姬又恰巧是美女,作为帝王的刘邦只需要上下嘴皮一翻,就能让薄姬离开丝织作坊,摆脱奴婢身份,成为他刘邦的一名姬妾,刘邦临幸自己的姬妾,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再次,刘邦无意中听到“先贵无相忘”的诺言,为薄姬的遭遇感到悲凉。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刘邦虽然把薄姬从丝织作坊弄到后宫中做自己的姬妾,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刘邦都没有临幸薄姬。
为什么刘邦不临幸薄姬呢?《史记》中没有说,我们只能靠猜,可能是刘邦日理万机,下达了旨意之后便却忙其他的事情了,一忙起其他的事,就把薄姬给忘了,又或许是刘邦有所考量,担心自己平白无故地做了便宜爹,所以先不临幸薄姬,看看薄姬是否会有身孕,如果有,那大概就应该是魏豹的,如果没有,他再临幸也来得及。
不管什么原因吧,总之,薄姬在成为刘邦姬妾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没有被刘邦临幸过。
薄姬没有被临幸的背景很重要。在后宫,没有被临幸,被临幸的次数少,都说明不得宠,不得宠就没地位,薄姬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地位的姬妾,所以薄姬的发小管夫人、赵子儿才会凑到一起笑话薄姬的遭遇,当年说什么“先贵无相忘”管夫人和赵子儿倒是没有忘记薄姬,但二人没有忘记的,并不是帮薄姬一把,而是在背后讲究薄姬。
管夫人和赵子儿讲究薄姬的时候,恰巧为刘邦所听到,刘邦对薄姬的遭遇很是同情,心下凄然,便想帮一帮薄姬。
怎么帮薄姬呢?对于刘邦来说,那就很简单了,只要临幸一次薄姬就好了嘛,哪怕只有一次,薄姬在后宫中的地位也能往上提一提,若是薄姬因刘邦的临幸怀上一男半女,薄姬的在汉王后宫的地位会大幅上升。或许是怕再忘记,刘邦当晚就临幸了薄姬,临幸过后,薄姬就怀孕了,怀的便是后来被称为汉文帝的刘恒。
总之,刘邦之所以临幸薄姬,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刘邦有霸占竞争对手姬妾的恶习;其二,刘邦本就喜爱美女,薄姬又是美女;其三,刘邦同情薄姬的遭遇。
三国历史中,刘邦为什么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
魏王豹的宠妾就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按理说,薄姬与刘邦扯不上关系,更不可能生下一代帝王,但有些事情注定机缘巧合。
薄姬父亲平民出身,相貌英俊,举止潇洒,于是当邂逅了魏国宗室之女魏媪后,被对方一见钟情,遂确立恋爱关系,一起幸福生活。
薄姬出生不久,薄命的父亲去世,于是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近水楼台的缘故,薄姬成人后被母送入魏宫,成为魏王豹的一名王妃。
战国风云突变,魏国命运沉浮。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决黄河之水淹没魏都大梁,魏国灭亡。
陈胜、吴广举旗反秦后,隐姓民间的魏国后裔魏咎、魏豹兄弟二人参加灭秦起义,并得以复国。
不过,当秦将章邯杀出关中后,义军悉数被灭,只剩下被孤立的赵国还在拼命挣扎。毫无悬念,魏国再遇劫难,魏咎被迫自杀,而魏咎之弟魏豹则出逃魏国,投奔了楚怀王。
楚怀王是项梁拥立的傀儡,项梁战死后暂揽大权,得益于楚怀王的支持,魏豹又率领数千人马杀回魏地。小有成绩后,便自立魏王,可见魏豹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同时,楚怀王又命项羽率军北上解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
项羽破釜沉舟,击溃秦军,王离被灭,章邯投降。之后,项羽率部西进入关,主持封分天下诸侯,魏豹被封为西魏王。
楚汉战争开始后,魏豹如墙头草般摇摆,时而依附刘邦,时而投靠项羽,要么保持中立,坐观虎斗。显然,魏豹有等楚汉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的打算。
魏豹如此操作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他的丈母娘魏媪曾带薄姬让当时炙手可热的相士大师许负看过相。大师坦言,薄姬日后“可为天子之母”。如此一来,魏豹更坚信自己必成大器的梦想不再是一个幻想,而是一个呼之欲出的现实。总之,要么自己称孤道寡,要么自己的儿子君临天下。
不过,实事证明魏豹仅限于丰富的幻想能力,根本没有逐鹿天下的才干,就连分一杯羮的机会都没有。
刘邦彭城兵败,经休整卷土重来,一面与项羽对峙于荥阳,一面派韩信北上掏空项羽后方,上演了一个“狼三则”的故事,于是魏国成了韩信第一个消灭的目标。起初,魏豹颇有拒敌千里的豪情壮志,并认为自己坚不可摧,但是很快他便发现在韩信面前的自己不过一块豆腐。
韩信灭魏后,遂将将魏豹及其妻妾当作战利品送抵荥阳。后来,刘邦抵挡不住项羽的进攻,于是让二千妇女披盔挂甲作掩护,然后狼狈逃出荥阳。而魏豹则被留守的大将周苛斩杀。
刘邦占据成皋后,将魏豹原所有姿色不错的妻妾逐一临幸,唯独薄姬成了漏网之鱼。何以如此?一来刘邦忙不过来,二来薄姬没有往刘邦眼皮底下凑。
那么薄姬做什么呢?织布坊织布。不过,织女很快会牛郎。
一日,闲逛的刘邦偶尔听到有人嘲笑薄姬。问清缘由后,刘邦发了怜悯之心,于是直奔织布坊。薄姬说,梦到一条龙盘在身上。刘邦说,那好,我来成全你。一年后(公元前203年),刘恒降生。
公元前196年,代相国陈豨造反被灭,刘邦封刘恒为代王。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刘恒不是最早出生,也不是最早被封王。挑来选去,刘邦把代国给了刘恒。
代国毗邻匈奴,经常受到滋扰。公元前200年,匈奴让刘邦吃尽苦头,如今刘邦又让刘恒去堵匈奴的门口。可见,刘恒的地位与秦国当年的异人(后来的秦庄襄王)相差无几。
显然,异人有一个不受宠的母亲夏姬,刘恒也有一个不受宠的母亲薄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来异人被吕不韦运作上春秋国王位,刘恒被元老重臣拥立为帝。
刘邦去世后,生前受宠的嫔妃都被吕后囚禁,日日泪洗面,天天受折磨,过上了冰火两重天的生活。而薄姬则被刘邦临幸一次后又做起了卑微的织女,直到交给刘邦一个孩子,之前从没有与刘邦会面。所以吕后认为薄姬最单纯、最没给她心里添堵,于是将其放行到代国与儿子团聚。
反观那些在刘邦生前恃宠而骄、养尊处优的诸夫人们,当刘邦闭上眼睛那一刻,她们全部沦为吕后报复的对像。因此,默默无闻的薄姬结局最完美,也算是一个最有智慧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刘姓宗室被虐的惨不忍睹。而刘邦的嫡子刘盈在坐了6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后,终于郁郁而终,他的几个儿子也在吕后及元老重臣的遮遮掩掩中草草离世。
专横跋扈的吕后家族同样没有好下场,吕后去世后,失去主心骨的吕家宗室慌作一团。最终在刘家宗室及元老重臣的围攻下灰飞烟灭。
诸吕被除,谁来当皇帝,人选一大堆。
首先,齐王刘襄有资格,因为他是刘邦的长孙,而且在灭诸吕的过程中冲在最前面。但是他的舅舅驷钧是个大恶人,重臣怕镇不住,担心将来外戚专权的历史重演。
其次,惠帝刘盈的几个儿子与吕家是外甥关系,重臣担心将来遭报复,所以只能杀不能立。
再则,刘邦的七子淮南王刘长也能入选,但随后也被否决。理由是,年轻,还有一个狼一样的外祖母。
最终,上述人选被逐一淘汰。然后,诸吕功臣打起了代王刘恒和主意。重臣认为,刘邦四子刘恒最合适,一贤德,二宽厚仁慈,三母亲薄姬老实,四为刘邦健在的长子。因此,最佳人选刘恒幸运当上汉朝皇帝,是为汉文帝。此后,终汉一朝,大汉皇室系出刘恒一脉。
那么,刘邦邂逅薄姬带来了什么历史后果?也就是说,薄姬在汉朝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薄姬出现,刘邦就少了一个儿子,但是他们还会遭到吕后的算计。首先,长子刘肥、次子刘盈死于吕后之前;其次,三子赵王刘如意、四子梁王刘恢、五子淮阳王刘友等还会被毒死、饿死、气死;再则燕王刘建依旧骑马打猎摔死;最终会剩下淮南王刘友。
刘友为什么能免于吕后算计?因为吕后是他的养母。公元前199年,刘邦围剿朝王信余部赵利,途经东垣(今石家庄),赵王张敖为岳父刘邦献上了一个赵姓美人,于是一次播种,赵美人怀孕。
后来,张敖因手下大臣谋杀刘邦事件泄露,包括赵美人在内的全部亲信被抓往长安大牢侯审。结果,赵美人不堪受辱,于是生下儿子刘长后自杀。而刘邦只好将孩子交给发妻吕后抚养。
那么,元老重臣会立淮南王刘友为帝吗?肯定不会。显然,如果没有薄姬生下的代王刘恒,诸吕被除后,元老重臣将会陷入尴尬境地。如果他们与刘姓宗室对立,双方肯定会付之战争,到时的大汉江山前途堪忧。
因此,历史的微妙之处在于,往往会因为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悄然发生变化。而当木已成舟时,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有道理。
关于魏王豹的夫人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